当前位置

首页 > 热点 > 其他文案 > 《长城》教学反思4篇 穿越《长城》,教育之旅的反思与探究

《长城》教学反思4篇 穿越《长城》,教育之旅的反思与探究

推荐人: 来源: 文萃吧 阅读: 1.76W 次

《长城》教学反思,是对于电影《长城》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播、文化、历史等方面的思考与反思,旨在促进对于这部电影的深入理解和探讨。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《长城》在教学中的反思意义和启示。

《长城》教学反思4篇 穿越《长城》,教育之旅的反思与探究

第1篇

“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”刚上班时,只是懵懵懂懂的读,烂熟于心的记。现在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,也体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。

本周一讲了语文课《长城》,以“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,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”为主线,以学生朗读为主,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,发挥学生的主体性,让学生讨论从哪感受到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,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分享,让学生充分的说,充分体会,充分读。在朗读中感受长城长、高大坚固及气魄雄伟的特点,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。

但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,让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:1、本课为精读课文,可以设计2课时,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过多,以至于后面学生分享体会时时间过于紧张;2、在整节课中教师没有范读;3、过度语不够自然,有的直接到下一环节,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;4、课堂上语言不够精准,有时带自己的口头语。发生这些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的备课,备课是上课的前提,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备课。

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老师们的评课,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很多的不足。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,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。

《长城》教学反思4篇 穿越《长城》,教育之旅的反思与探究 第2张

第2篇

1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之一是“通过朗读课文,了解八达岭长城什么样。”所以在初读课文之前,我便抛出了以下这个问题:“八达岭长城真( )!”设计意图便是希望在教学时用核心问题带动学生的思想和思维。

2、本节课的另外一个教学目标是“感受八达岭长城的雄伟,产生自豪之情。”这个目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太容易,于是我便在拓展了“长城是如何修建”这篇文章,通过阅读,孩子们知道了长城的修建是非常艰辛的,然后,我便提出了以下这个问题“你想对修建长城的人说些什么?”孩子们便纷纷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,此时,我便引导孩子们,使他们感受到长城的伟大,以及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。

1、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问题指令性不强,没有思维含量。学法指导要求不太明确,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,要积极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。

2、抓住课堂生成,要接着学生的话往下说,积极跟学生的思想碰撞。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及时捕捉到有益信息,做出调控、追问,启发学生思维激荡,促进正确概念形成。

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区级“整体阅读,课内拓展”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,使我受益颇多。我班作为实验班,除了完成一册语文教材的学习之外,还完成了《百草园》一书的阅读任务,虽然很艰辛,但是回头想起来是很令人振奋的。下面,就来谈谈我所做的工作以及感悟。

是一种理念,也是一种方法,研读教材追求整体阅读是,要关注字词句段与篇的整体关系,要关注重点与全篇的关系,课堂提问就要根据这一特点,这样才能减少旁枝,使教学简约明了。

2、把握学生实际,以适合孩子的方式传递适合孩子的思想。

教师的文本细度无论多么深刻都是允许的,因为只有“居高”才能“临下”,但教师的深刻不等于学生的深刻,也不需要学生拥有教师的深刻。以前在分析课文时,我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回答出我所希望的答案,当他们的回答不能令我满意时,我会感到沮丧甚至是生气。通过这一学期的拓展阅读,我发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,他们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。

所以,现在的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开心地阅读,通过阅读去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,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,积极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。

整体阅读课内拓展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,这一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成就的应该是我们的学生。在教书育人时,我有时很急躁,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。其实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、渐进的过程,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。每个学生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,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,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。相信我们的孩子,相信他们愿意成长,相信他们有能力成长,相信他们一定会成长!!

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,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,比如家校合作,如果有更多的家长能够投身到拓展阅读的活动中,我相信一定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。其次,班级的激励制度需要优化,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效环节,提升效果。同时还要在阅读的基础上,进行相关认读字的检查。培养得力的小帮手,帮助老师进行阅读检查。

第3篇

?长城和运河》作为本册书的开篇课文,以诗歌的形式极力颂扬了长城、运河的雄伟壮丽,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。纵观苏教版的教材,从三年级开始,每册书的第一篇课文都是一首现代诗,我认为现代诗的课文,应该通过诵读理解诗歌蕴含的感情,再通过仿写掌握诗歌的形式,进而拓展延伸写法。所以在教学《长城和运河》时,我主要采取了这样的形式:

在学生们自由读完课文之后,再请几名代表来读课文,学生们选出了陈浩然和吴梦琪,他们两个都是班级里平时读书最有特色的。这两个学生感情充沛地读完课文后,学生已经基本能体会文中对长城和运河描述的不同了。接下来,我请学生们比较这两部分文字的异同之处。孩子们发现每小节的头尾相同,我告诉孩子这就是现在诗歌的特点,文字往往是一咏三叹。对于诗歌中不同的部分,我们师生对比读。学生们人多,读长城部分,我读运河部分,在读中学生们明白了异中有同。这样几番读来,孩子们不仅把课文读通读畅,而且理清了文章的脉络,也初步感受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运河的柔美动人,同时也体验到了诗歌的整齐的节奏和韵律。读过,我通过学生前言搜集到的长城、运河的资料,激发他们对长城、运河修建者的敬佩,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。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,他们再激情澎湃地朗读了,诗中的感情自然就理解了。

?长城和运河》这首小诗,共分为两小节。每小节的第1、2,两句“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,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”和7、8两句“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?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”,都是相同的。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诗歌这一重复的特点。另外,每小节在写法上还都有共同的特点:使用了比喻的修辞。比如写长城“像巨龙穿行在大地,连绵起伏,曲折蜿蜒”,写运河“像绸带飘落在大地,银光闪闪,伸向天边”,对比这两个用在诗歌中的比喻句,同样是字数相同,形式相近。抓住了诗歌的这些写作特点,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

课后的练习,我让让学生也来模仿这种形式,自己写一写小诗歌。课堂上学生们还真写出了不少的好句子,这样对句式分析再迁移仿写,学生自然而然就把这篇诗歌背诵了,同时,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。

现代诗歌看似浅显易懂,如果匆匆带过,只是让学生背诵,那蕴藏在诗歌里的感情学生便不易理解,反复诵读再加上迁移仿写,学生对诗歌的形式和感情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

第4篇

?长城》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,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,感受长城的伟大,激发民族的骄傲,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。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,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,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。因此,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,行之有效的,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:

1、集体朗读,用自己喜欢的`形式朗读课文,初步理解课文。

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,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,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,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更难了。通过课堂的观察,我发现: 观察,联想,赞美是教学的主线。教师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课文,同时也适时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,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,如: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;联想的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;赞美的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。从全班同学跃跃欲试的发言中,我们看到了,听见了,学文后学生为祖国,为长城自豪的情感和要好好学习,自己也要创造奇迹的思想。

我在教学时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,即紧扣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四自然段, 让学生在文中找批注,再回到全班交流。学生每谈到一处,都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,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,不断加深情感体验,使学生口里读出感情,眼前浮出画面,心中悟出情感,并且在教学中,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,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。这种教学思路,应当引导体会长城"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",而要体会到这一点,首先应使学生感受到长城"长"而"高大坚固",接着要让学生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,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,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,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。长城"高大坚固"的特点在第二自然段中描述得非常具体,而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认识祖国的"世界历史遗产"之旅的第一扇窗口应当充分让学生理解它的"长"与"高大坚固"的特点,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再介绍长城,再充分阅读,充分理解它的特点的情况下再去体会"奇迹""血汗和智慧"就水到渠成了。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,离学生也许太久远,学生对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体会很深,我认为有些句子老师需范读。

热点阅读

  • 1学与问教学反思3篇 探究学与问,升华教学反思之境界
  • 2长城导游词4篇 《穿越时空的长城之旅:每个瞬间都是历史的见证》
  • 3四年级体育教学反思8篇 四年级体育教学:反思与探究
  • 4绿叶的梦教学反思绿叶教学反思3篇 绿叶教学的反思与成长
  • 5我是什么教学反思3篇 探究教学反思的力量:我所经历的成长与启示
  • 6教师的个人教学反思9篇 教师教学反思:成长之路
  • 7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4篇 "教学反思:从长生果到成长"
  • 8负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6篇 负数探究:教学反思与启示
  • 9台阶教学反思8篇 梯级教育:反思与探讨
  • 10体育教学反思7篇 深思体育教学:探索卓越之路
  • 115aunit4教学反思7篇 "深入反思:5A Unit 4教学探究与总结"
  • 12《反比例的意义》教学反思8篇 "探究反比例:教学实践与反思"
  • 13散文教学反思4篇 研究与反思:优化散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
  • 14科学教学反思7篇 探究科学教学:反思与改进
  • 15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《我的“长生果”》教学反思5篇 长生果教学反思:教育心理破局
  • 16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7篇 “探究数学教学:一位教师的反思与思考”
  • 17高二数学教学反思5篇 探究高二数学教学的瑕疵与反思之路
  • 18《岳阳楼记》的教学反思4篇 反思教学与传承,探究《岳阳楼记》的精髓之道
  • 19《负数》教学反思7篇 "探究负数:教学反思与启示"
  • 20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反思20233篇 《培训探究:教师成长反思与展望》
  • 推荐阅读

  • 1一年级教学反思7篇 窥探一年级教学:洞察反思与成长
  • 2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6篇 探究教学中的“酸甜”味——反思与展望
  • 3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4篇 思考地球教育:从教学到实践的探索与反思
  • 4《我们奇妙的世界》教学反思4篇 《奇妙世界:教学反思与成长》
  • 5《我的长生果》教学反思7篇 《长生果》教学反思:激励学生探索成长路径
  • 6《树叶》教学反思8篇 "探究自然之美:《树叶》教学反思"
  • 7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4篇 「比猎更重要的教训: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」
  • 8月相变化教学反思观察月相教学反思简短4篇 探究月相变化:教学反思
  • 9荐《反比例意义》教学反思7篇 教学探究:反比例概念解析与实践反思
  • 10打花巴掌教学反思4篇 遗憾与反思:探讨打花巴掌的教学之道
  • 11《长城》教学与反思
  • 12比例尺教学反思5篇 《跨越比例尺的教学瓶颈:反思与探索》
  • 13上下前后教学反思4篇 "自我反思之旅:探索教学中的上下前后"
  • 14教师反思分享3篇 反思与分享:教师成长之路
  • 15资教师教学反思3篇 "反思与成长:一位资深教师的教学之路"
  • 16《长城》教学反思多篇
  • 17万里长城的导游词有关长城的导游词3篇 长城漫步:穿越历史的壮美之旅
  • 18《北京的春节》的教学反思8篇 教学反思:探究《北京的春节》传承与创新之道
  • 19《古对今》教学反思5篇 "穿越时空的思考:《古对今》教学反思"
  • 20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5篇 探究小数与分数的互转之路:教学反思与进步
  • 21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反思3篇 《探究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实践探索与思考》
  • 22《人的性别遗传》教学反思5篇 探究人类性别遗传:教学反思与思考
  • 23长城教学反思